老名酒新故事联美配资,孔府家“大陶”焕新上市两款新品加码百元价格带
文 | 微酒团队
“孔府家酒,叫人想家”——这句承载时代记忆的广告语,曾伴随孔府家这个老牌名酒风靡大江南北。
近日微酒获悉,孔府家酒推出两款战略新品“大陶1988”与“大陶1992”,承载着品牌的强势杀入百元大众价格带。这不仅是对经典IP的创新,更折射出老名酒在消费变革时代的破局智慧。
当下,正值中高端市场承压、大众酒扩容的行业加速调整时期,作为曾火遍全国的老牌名酒,孔府家推出这两款产品有何深意?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匠心巧思,以及面对消费变革时代的破局智慧?
01经典IP的现代性转译:从历史荣耀到价值重构
作为中国白酒现代化进程中的现象级样本,老 版大陶是孔府家书写辉煌篇章的历史功臣。
1985年,39度的老版大陶以传统陶坛造型和“醇厚绵柔”的酒体风格切入市场,迅速以品质口碑打开局面,堪称低度浓香白酒的引领者,随后,凭借出众的品质和口感优势,孔府家大陶快速风靡全国,同时也收获了一系列荣誉。
1988年凭借老版大陶,孔府家斩获国家质量奖确立了其山东白酒品质标杆地位;1992年摘得布鲁塞尔“国际品质评鉴大会”金奖获国际权威认证。
再到1993年邀请著名演员王姬代言,以“孔府家酒 叫人想家”的情感共鸣触发全民记忆,并先后创下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、同类产品销量第二的纪录,完成从品质标杆到文化符号的跃迁。
此次推出的战略新品大陶1988与大陶1992,正是基于这段历史荣耀进行的现代性转译。
在保留经典陶坛造型基因的基础上,两款产品通过文化重构、工艺升级与品质创新,构建起百元价格带的新价值体系。
其焕新逻辑绝非简单复刻,而是将历史荣誉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体验:大陶1992采用汉代陶俑赭石釉色联美配资,以沉稳色调呼应国际金奖荣耀;大陶1988则以摩卡棕搭配小橘皮磨砂工艺,模拟岁月沉淀的质感。
此外 ,新品包装材质全面升级,包装结合烫金、激凸、压纹三重工艺,使盒体触感如丝绸般细腻, 这种“可触摸的品质表达”成功搭建起与消费者的深度对话场景。
从品质标杆到文化符号,从历史荣耀到价值重构,孔府家酒以“双子星”新品的焕新登场,完成了经典IP的现代性转译。而大众价位也迎来两款具备品质、文化双重优势的强力竞争者。
孔府家大陶1988与大陶1992这种立足品牌底蕴的产品创新,恰是老名酒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。
02存量竞争时代的破局逻辑:文化赋能与价值回归
当前白酒行业进入“存量博弈”新常态。高端酒市场正通过“默认降价”策略重塑价格体系,如茅台1935从千元降档,五粮液、国窖1573通过低度化产品实现价格下探与放量增长;次高端价位则随着商务宴请和赠礼场景的收缩逐渐承压,呈现挤压式竞争格局。
在此背景下,百元价格带作为大众价位,在消费理性和消费分级趋势共存的今天,成为结构性增长的掘金场。孔府家大陶1988、大陶1992的精准卡位,恰逢其时。
同时,此次孔府家推出的“双子星”新品还占据了两大趋势风口。
一是消费需求从“功能消费”向“精神消费”升级趋势。尼尔森数据显示,68%的消费者愿意为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支付溢价。
大陶1988、大陶1992天然具备“1988年国家质量奖”与“1992年布鲁塞尔金奖”的品质、荣誉和文化传承基因,满足消费者对“文化体验”与“情感共鸣”的双重需求。这种“文化赋能”策略,在区域名酒中率先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另一方面,产品包装“以简驭繁”的设计哲学,不仅提 升了产品档次和质感,更以细节赢得消费者内心的共鸣,为行业提供了经典产品焕新的新范式。
03区域名酒的复兴路径: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平衡
在名酒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,区域品牌的突围需兼顾传承与创新。大陶1988、大陶1992的焕新升级,为行业带来了双重启示:
其一,文化基因的现代化表达是破局关键。孔府家酒深谙“文化母体”蕴藏的力量,通过将儒家文化、陶艺美学、时代经典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,激活品牌记忆。这种文化赋能策略,既保留老名酒的底蕴,又以年轻化表达吸引新消费群体,实现“代际传承”。
其二,工艺升级与品质创新是立身之本。据了解,此次孔府家推出的两款新品,在承袭古法酿造精髓的同时,引入现代质量管控体系,确保酒体品质和稳定性的提升。这种“守正创新”的平衡术,既满足老酒客对传统风味的追求,又通过品质升级适配新生代口感偏好。
如今,山东市场作为白酒消费大省,本地的鲁酒品牌却声量不足,长期被外来品牌挤压,振兴势在必行。而孔府家这样具有辉煌历史和成绩的品牌,在品质硬实力充足的前提下,更有着极强的市场认知基础和文化底蕴,是鲁酒振兴最佳的排头兵。
近年来,孔府家围绕品质和文化的创新表达,推出了真年份酒以及府藏系列“儒风、儒雅、儒颂”等极具竞争力的产品,推动了孔府家从2018至今业绩的连续稳步增长,2024年营收更是逆势增长28%。
强大的产品矩阵,加上依托山东市场的文化认同与渠道优势,孔府家正在以深耕山东市场为根基,逐步向华北、华东渗透。这种“区域深耕+点状突破”的策略,为区域名酒的全国化扩张提供可行路径。
而在新的发展使命下,孔府家仍需有一款品质、品牌、文化、市场基础等各方面具备优势的产品作为进一步加速发展的破局利剑。这或许就是此次焕新大陶“双子星”的重要使命。
从1988到1992再到2025,从“国家质量奖”“布鲁塞尔金奖”到大陶1988和大陶1992的诞生,大陶系列的焕新之路,既是孔府家酒对品质初心的坚守,也是其拥抱时代变革的勇气。
从行业视角审视,大陶系列的焕新不仅是个案突破,更预示着区域名酒复兴的新范式。在头部品牌垄断高端市场的格局下,通过文化赋能与价值创新激活经典IP,或将成为区域品牌突围的普适路径。
孔府家酒以大陶1988、大陶1992卡位关键的大众价格带,其市场表现值得持续关注——这或许正是中国白酒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价值深耕”的转折点。
您对此有何看法,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。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